欢迎访问四川大学学生社团工作网站!

四川大学梨园雅韵戏曲社:戏中万象,一隅青春

时间:2023-09-11  作者:  点击:

中国青年网成都5月30日电(通讯员 杨修齐)2023年5月20日,四川大学梨园雅韵戏曲社成员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白石桥举办例行戏曲交流分享会。只需一把京胡,零散几人便唱起来,江安河畔,胡琴声与的笃声同在,京昆与越韵共存,让这个年轻的校区多了一分独特的传统韵味。

这便是四川大学梨园雅韵戏曲社每周日的日常。诞生于2005年,梨园雅韵戏曲社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期间编排出许多优秀作品,为四川大学的同学们献上了一场场传统戏曲的饕餮盛宴。如今,戏曲社又与京剧社合并,就此增加了戏曲社所囊括剧种多样性,也为社团发展扩充了新的生生力量。

小众与文脉

戏曲,一个放在当今时代显得有些“突兀”的概念。在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与如今“时尚”的时代格格不入的存在。它太慢了,跟不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它又太老了,老到好像应该被放入博物馆,或者放上神坛。在这样的想法下,戏曲好像就成了老年人的专属,属于那些咿咿呀呀的缓慢形容,又像是属于某一个时代的标志,似乎只能满足某些艺术性的想象,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小众的标签。

在四川大学,戏曲社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正如戏曲社众多成员所说:现在戏曲就是一个很“独特”的爱好,它小众,似乎很难在大学校园里遇见另一位戏曲同好,而它同时又很大众,谈起国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反差,便是当代戏曲发展的现状,也成为了学校戏曲社的现状——作为一个校级社团,戏曲社中的活跃人数并不算多,虽仍有一些同学对它充满兴趣,但能唱的却少之又少。

可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因为好奇、因为热爱聚集在一起,并一次次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晚会现场。他们始终唱着。

一边,这群年轻人深研戏曲,对剧种剧目流派流变了如指掌。现在大三的时任社团培训部部长杜之伟,在2021年10月的“国学月”带全套妆造演出了越剧折子戏《黛玉焚稿》。当时正值电影版越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王文娟老师逝世,他们想要以这种方式致敬大师,表达自己的深切缅怀。在准备过程中,他们使用了之前学长学姐排演红楼梦留下的道具、服装,又经过多方求助解决了化妆问题。在表演之前,杜之伟找来乐谱和鼓板经跟着录音练习唱腔,最终呈现了一场较为完整的折子戏演出。

图为2021年10月杜之伟在“国学月”系列活动中表演越剧《黛玉焚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修齐 供图

选取某一个剧目,用着有限的资源,尽力去模仿声腔、还原妆造,在川大的校园里展示着、表演着,或许某一刻也能与最初表演这出戏的大师相通。他们以这种亲身体悟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戏曲和戏曲人的热爱。

另一边,他们又尝试着戏曲与各种艺术形式的配合与融合,勇于突破,勇于革新。就像几位成员所说,无论是戏曲还是戏腔,传统剧目还是流行音乐,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尝试让大家先熟悉“戏曲”这样一个概念,在同学们熟悉之后,再讲了解和推广。

图为戏曲社演出谢幕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修齐 供图

向内回应文脉的深切嘱托,向外表达自己的无限热爱。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戏曲社能做的事或许有限,但却从未止步。

独行与聚光

作为一门学习门槛极高的综合性艺术,戏曲表演者“唱念做打、无一不能、融会贯通”的要求对社团同学们来说,并不算一件轻松的事。没有专业指导的艺术探索之路总是艰难,更何况大家都不过是业余选手。

所幸,梨园雅韵是一个集体。能唱、会唱的同学们在社团中虽不多见,但零基础愿尝试的却也不少。提供指导、提供教材、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从发声教起,进而教授大家感兴趣的片段……这种一对一、多对一的细致教学之外,成员们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 “教学相长”,如此一个小众爱好也被戏曲社的同学们演绎出热火朝天的别样滋味。

戏曲社的同学们多以弘扬戏曲为己任。上至磨练唱功身段,登台表演;下至呼朋唤友,推广国粹。慢慢地便有新朋旧友纷至沓来,有的尝试听了一段戏,从此将戏曲加入日常歌单;有的走进剧院看了一场戏,从此将看戏变为习惯。一个点、一条线、一个角、一个面,戏曲就像一盏微光,由是那折子戏唱进血脉,且待有人来和,有人来和,这微光自会向中凝聚。

戏曲社十八年走过,十八年弹指一挥间,白衣少年,青春正好。

当传统注入青春

回溯历史,现代女子越剧诞生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越剧改革,是一个勇于革新的剧种。推广开来,戏曲同样也一直蕴含着革新的无限生命力。

正如今年新进入戏曲社的培训部成员游韶谦在采访中所言:戏曲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就拿京剧来说,它规于曲牌,却又幻化万变。不变的曲牌里融入多变的声腔,又有不同剧种的借鉴与结合,往大处体会,这其中蕴含中国先秦哲学内涵,也与汉语言相互连通。它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体现着一个庞大体量文明的博采众长。说到底,不过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外化。一个剧种内部,各个剧种之间,中华文化之内,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形式与内涵,没有什么是不可借鉴的,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已经接受了它就是一个‘老’东西,可我们就是喜欢‘老’东西”,言及于此,显然,与戏曲相比还显得过分稚嫩的这群“孩子们”已经坦然接受戏曲在历史时光涤荡中拂染的“陈旧”。但戏曲作为一门艺术,它的“老去”,又不完全类似于生命体的衰老,它苍老、却愈发厚重,多样而富有生命力。这些生命力亦正是来源于它本身的包容性,来源于代代梨园客、曲中人的不断推敲,来源于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新鲜血液,来源于所有台上人、台下客在滚滚时光长河中的坚持、传承与热爱,守正创新,如是而已。

始于爱好,深入下去却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偶遇春雨而写下的诗句,同样能够用在这群年轻人身上——在世界文化之“三峡”的漂流中,戏曲社的同学们找到了传统戏曲作为自己的春夜喜雨。

图为戏曲社部分社员与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青年演员孙晓梅老师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修齐 供图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剥去传统文化的外壳,这群不给戏曲贴标签,也不被戏曲限制和定义的年轻人,在校园中展示着有关戏曲、有关传统文化、有关他们所热爱的事物的一切,展示着戏曲与戏曲爱好者的多元与活力、自由与热爱、开放与包容。春天来了,呼朋引伴重新走进剧院罢,与同好相聚,与戏相聚,与热爱相聚。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关闭

Copyright © 2020四川大学社团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团委办公室

邮编:6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