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学术科技部承办的第八届“钟鸣鼎食——从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谈起”于2018年3月30日晚7:20在江安校区第一教学楼A座109教室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黎海超老师进行主讲,吸引了许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前来参加。
活动伊始,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章洋同学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并对主讲人黎海超老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讲座正式开始。
(注:图为章洋同学主持讲座)
黎海超老师首先讲了钟鼎和礼乐的关系,简要介绍了编钟、列鼎制度、晋国史实、晋侯墓地等相关背景知识,方便同学们理解接下来讲述的内容。
接下来,黎海超老师主要通过两个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青铜器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在第一个故事“晋侯稣钟”中,黎海超老师提到了钟的特殊之处,即刻在钟上的铭文以及钟的来历,特别提到了铭文的内容与晋侯稣立战功受周王封赏有关。接着展示了部分青铜器,如晋侯对壶和兔尊。
(注:图为黎海超老师进行讲解)
第二个故事介绍了三件青铜器——“晋姜鼎”“戎生编钟”“楚公逆钟”。提到晋姜鼎、戎生编钟与晋国用盐去楚国换铜料有关,并指出这个普通的事件对研究当时的经济、生产的意义;转而提到在晋国墓地发掘出的楚公编钟。接着黎海超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考古研究中的部分方法,例如利用铅同位素的方法。然后黎海超老师提到了铜绿山的发掘,展示了井巷支护结构,提及了发掘工作中的“35枚赤足印”的故事。通过第二个故事,黎海超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展现了考古学科的综合性。
(注:图为黎海超老师讲解,同学们认真听讲)
在讲座过程中,黎老师还提到了天马——曲村遗址发掘中的故事,讲了文物保护的不易,还提出了大家对考古学的一个误解,即考古不是在干挖人坟墓——缺德的事情,考古发掘分为抢救性发掘和主动发掘两种,抢救性发掘是指对已经被各种原因破坏的墓葬、遗址进行发掘、加以保存和保护,主动性发掘是对一些残存的建筑、城址发掘。在考古工作中,抢救性发掘占绝大部分。这一讲解改变了同学们对考古工作固有的一个误解。
最后,黎海超老师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能够对同学们的学术道路、创新发展有所助益。本次活动以青铜器为一个切入点,给同学们展现了很多有关考古学的有意思的话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提升了同学们人文素质、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为我校建设“双一流”添砖加瓦。
至此,本次活动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